东北经济需要啥中国民营企业家把脉“新东北现象”
东北三省GDP增速位列全国倒数,今年一季度东北经济继续下滑,一时间,“新东北现象”引发热议。近日,王健林、马云、柳传志、马蔚华、李东生等近千名民营企业家、行业主管官员、学术界“大佬”齐聚沈阳,在2021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上热议“新东北现象”。
东北经济下滑:创新少、包袱重
创新少,历史包袱沉重,是与会者认为东北经济缺乏活力的重要原因。
“东北的优势在于工业基础雄厚,但长时间以来过于以来国有经济所形成的生态出了问题,需要通过创业、创新、创投等,靠创业者而不是等政策来推动新经济生态建设起来。”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说。
永隆银行董事长、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认为,“一般来讲,一个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30年都会增速放缓,第四个十年,增速大多在5%左右。所以东三省的增速放缓很正常。”
“东北的未来,仍然需要‘闯’的精神。”汇源果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说。
当代“闯关东”,如何开“药方”
新东方教育科技董事长俞敏洪开出“药方”:在移动互联时代,要建立扁平化、透明的商业体系,应从意识上走向未来;相关政府部门应鼓励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,通过发展新兴产业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;可以通过引进各类创业基金,带动当地创业、创新人才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开出的“药方”是——吃“软饭”、戴“绿帽”、走新路。“软饭”指的是发展服务业、金融业,通过发展银行、保险、信托、租赁等行业,借助互联网,强化服务意识,让百姓、企业、市场均能从中得利;“绿帽”则是指发展环保、安全、绿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下分跑得快;“新路”是指通过创新和变革,形成国际化、大格局的发展战略,寻求新的发展机遇。
留住人才,几乎成为所有企业家谈到的一个重要问题。
“要想真正把经济做活,一定要在当地营造出留住人才的环境。这是最关键的需求。人才不是一个人,是一批人,你可以看到中国现在经济活跃的地区有一个特点,在那里都有大批符合某个产业的人才,有了人才钱自然而然来了。”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朱海说。
(责任编辑:可下分跑得快)